今年,国家能源局、国务院扶贫办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光伏精准扶贫工作,赤城县列入国家首批试点县,成为张家口市率先开展光伏精准扶贫试点工作的县区
虽然它在一定的时间里面可以保证发展的速度,但是我们知道,已经那么陡了,你继续拉高的话,结果使得张口越来越大,这样造成的问题也就越来越大。首先还是看收入的绝对值;以法国为例,一个月的平均工资为2500欧元,约合17500人民币,以他们的工资水平,安装一个3-5万的家用电站,不过是3-4个月的工资,而我们国家的工资水平,即使以6000人民币来计算,安装3-5万的光伏电站,几乎要半年-一年的工资收入来支付,这样显然对中国人而言压力要大不少。
可以说这两条曲线不同的走势所形成的张口,实际上就是当前中国经济困境的原因。这两年来,由于西北电站发出来的电都供应东部地区,无法本地消纳,而且由于发展过快,导致出现了不小比例的限风弃电的行为。确实这个是发展的阻力,但以小编的观点来解读,这个并不是主要的原因,主要的原因还是要从整体的社会经济的角度来解读,可能才是正解。如果从这个角度看一带一路,也就可以看得更清楚一点。我想这个问题,其实要说复杂的话,可能也真的很复杂。
一条曲线是消费的曲线,需求的曲线,就是这两条曲线之间的关系。为了推动转型,社会需要做什么样的改变。必有争议,正式文件下发时间不定。
内容:1、叫停新疆乌什县10处光伏电站项目;2、打击路条交易业界解读王英歌乐叶光伏执行董事助理:有实力的企业有更多机会这个文件其实是之前一些光伏政策的延续,保证更加有实力、有资质的好的企业能获得更多的资源和项目,减少因为一些不能说的原因导致电站成本的增加。国家能源局:将2020年100GW装机量上调至150GW公布时间:2015年10月15日,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处处长董秀芬借媒体渠道公布。每一次都着眼眼前,布局得却是中国光伏的未来。内容:1、分布式项目中的全额上网项目暂停结算补助资金;2、全额上网项目执行补助目录审批制度。
从2013年下半年,尤其是9.1日以后并网的电站,补贴基本都没有到位。不是简单把产能提上去就完了,制造出来,需要有消纳,需要有配套、需要政策想更加有利的光伏产业模型倾斜。
要解决过程,出路有两个:一个是出口,但是大家都知道因为双反,出口去欧美已经很难了;一个是国内建设电站,但是这个就涉及到了送出问题,我们光电资源丰富的西北、内蒙、河北等地本身的消纳能力有限,要扩大建设,就需要输送到东部的发达省份。一句话,说是讨论稿,其实到底还有多少讨论的余地大家都心知肚明,离年底《通知》执行期只剩2个月,光电标杆电价下调已成定局。从29日夜间到30日,整个光伏业界都在讨论国家发改委的《关于完善陆上风电、光伏发电上网标杆电价政策的通知》(讨论稿)。现在,需要我们电站业主自己抄,但是供电局方面没有开放端口给我们,那我们要么不抄,要么就只能另外安装电表,但是大家都知道我们自己安装的电表其实没有什么公信力。
这些问题不解决,生产的越多,限电就会越严重。笔者说自今年9月份以来,发改委、能源局连番新政出台,各界解读纷呈。我们想有没有可能政府出一个补充条例,类似目前一般火电的使用规则,3个月不交电费就改为预交模式,先交钱再用电?或者能够出一个第三方平台,可以和电网一起,能够中立地站在分布式电站业主和用电业主之间,把收费业务剥离出来,让电网和业主能平等的处于这个共同的有公信力的平台上?这其实对其他地面电站也有非常大的借鉴意义。对分布式的意义不言而喻,就近消纳最直接的指向就是分布式,自发自用就是最简单的就近消纳;但是同时,个人认为就近消纳也不单单只指自发自用,从更大一点的范围来看,就近指的是多近?在售电配套支持下,3-50公里也可以算作就近,如此是不是也是某些集中式电站的机会?总之,无论如何,提高消纳,就意味着更少的限电,就更加有利于光伏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业界解读吉磊中建材(江苏)应用技术研究院光伏事业部:全额上网类电站将遇运营瓶颈我们公司本身其实也有投资部分分布式电站,所以对这个《通知》的感受更加不同。看起来似乎每条政策都解决的都是单一独立的痛点,但是从长远来看,每一步其实都隐含深意。
国家电网:《关于做好分布式电源项目抄表结算工作的通知》公布时间:2015年9月25日,被媒体踢爆。无论是对大型的国有光伏企业还是民营企业,优质电站的竞争其实都很激烈,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路条资源都是电站最重要的资源,但是拥有路条的人大多是不做电站开发的人,而想开发电站的人手里没有路条,这一来一去就会在电站还没开建,就多出了一笔额外的支出,这个支出当然是电站成本的一部分。
个人觉得就近消纳方的提出,可以有力的提高自发自用以及自发他用的比例,从这个意义上看,这个《通知》其实是给分布式和集中式电站,同样意义深远。大型电站现在问题很多,困难也很多,但是不很适合建造集中式电站的东部发达省份,对光电的需求缺口还是很大的,这不是就意味着分布式有更多的机会?从去向说,分布式不存在消纳的难题,从政府来说,分布式的补贴也最省,对业主说,可以就近使用清洁能源,是各方都能获利的方式。要把西北的光电送出到缺电的东部发达省份,就会出现一个规模控制问题,当我们的送出设备不能匹配的时候,就会造成大规模的限电,从2014年起,甘肃、新疆等地的限电就已经非常明显了。既然补贴退出不可避免的,为了减少对行业的冲击,我们是不是可以掌握好节奏?比如一开始放缓,降的稍微少一点,以后慢慢加快加大节奏,给行业一个缓冲的机会?但是不管怎么说,发展光伏行业最根本的还是要着落在技术进步、提高转化率上,补贴可以一定时期内影响光伏产业,但不会起到决定性作用,这么看来《通知》还算是个非常好的预期。但是集中式电站其实本身处境已经不容乐观了。发改委:《关于开展可再生能源就近消纳试点的通知》公布时间:2015年10月8日,发改委网站公开发布内容:1、可再生能源在局域电网就近消纳,从甘肃、内蒙开始;2、可再生能源直接交易;3、可再生能源优先发电权;4、其他鼓励可再生能源消纳的运行机制业界解读莫继才(顺风国际清洁能源副总裁):更多消纳,更好发展要谈就近消纳,要从三个角度看:1、从制造业来看,目前我们的光伏制造已经到了产业过剩的边缘。
内容:1、2020年100GW光伏装机量上调至150GW;2、光伏补贴8-10年不会停;业界讨论邹驰骋(TUV莱茵副总裁):150GW目标分布式更具操作性150GW的目标无疑是对行业极大的鼓舞,可以预料的是,对于制造大厂将进一步扩产,只是扩产的方式会更多的偏向于代工方式,以降低自身的风险,同时也必将带来如何解决代工工厂的质量管控的问题。别的不说,至少配套跟不上是回避不了的
按照一套光伏系统25年使用寿命来计算,还有20年左右时间能源源不断地给企业创造效益。但随着近日厂房屋顶光伏项目的成功并网发电,天山铸造华丽转身为一个绿色企业,用老板薛龙平的话说,不仅实现了低碳排放,提高了企业的形象,而且减少了成本,增加了企业效益,是一笔非常合算的投资。
位于无锡硕放的天山铸造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铸造新材料的中小企业,作为一个制造型企业,天山铸造也是个能耗大户。让薛龙平高兴的不仅是光伏电站真正的在企业落了地,更关键的是实实在在给企业带来了效益,是一笔划算的买卖,我们总共投资了215万元,现在每天发电1000多度,以往每月电费5万多元,现在自己发的电自己用,每度电国家还补贴0.42元,这样算下来,装一套发电系统每月就能产生效益38000多元,产生的效益能达到38000多元,只要5、6年就可以回收成本。
今年6月份,天山铸造与无锡的一家光伏企业签订了安装协议,投资215万元,利用企业2600多平米的厂房屋顶建造266kw的屋顶光伏发电项目。薛龙平介绍说,作为一个经常海外出差的企业家,他很羡慕国外的同类型企业,它们很多也是高能耗大户,尽管电力相对富裕,但新能源应用非常普遍,企业家大多注重环保。不到两个月时间,这个企业屋顶光伏项目就正式启用并上网发电,这让刚从国外回来的薛龙平兴奋不已,当时我签了合约就飞去加拿大了,没想到回来就已经并网发电,从现场勘测,设计方案,安装到调试验收只用了一个月时间,一条龙服务,完全不用我操心。据了解,目前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在企业的推广仍然存在认识度不高,接受程度不大的客观情况,对此,薛龙平表示,将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作为现身说法,向自己周边的企业家朋友推荐光伏在企业的应用,为低碳环保的中国土地而尽自己的一份力。
天山铸造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原材料生产高能耗企业,每个月仅电费就要5万多元,企业是生产铁合金的,矿石需要提炼,所以能耗很高。薛龙平表示,目前中国环境压力很大,作为企业家来说,已经到了回报社会的时候,不仅要关心企业效益,更要有环境保护的责任心,我能为绿色生态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才是我最在乎的。
事实上,薛龙平早在多年前就关注光伏能源在企业的应用,一心想在企业上马光伏项目,但受限于较高的应用成本,一直没有得以实施,以前多晶硅价格很贵,一般企业是建不起光伏电站的,但近年来原材料价格的走低,我们企业安装光伏电站有了可能。另据了解,11月5日-7日在无锡太湖国际博览中心举行的第七届中国(无锡)国际新能源大会暨展览会期间,薛龙平将受邀参加7日上午的光伏发电进万家宣讲会,届时,他将现场讲解企业安装光伏电站后的历程和感受
据了解,目前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在企业的推广仍然存在认识度不高,接受程度不大的客观情况,对此,薛龙平表示,将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作为现身说法,向自己周边的企业家朋友推荐光伏在企业的应用,为低碳环保的中国土地而尽自己的一份力。不到两个月时间,这个企业屋顶光伏项目就正式启用并上网发电,这让刚从国外回来的薛龙平兴奋不已,当时我签了合约就飞去加拿大了,没想到回来就已经并网发电,从现场勘测,设计方案,安装到调试验收只用了一个月时间,一条龙服务,完全不用我操心。
薛龙平表示,目前中国环境压力很大,作为企业家来说,已经到了回报社会的时候,不仅要关心企业效益,更要有环境保护的责任心,我能为绿色生态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才是我最在乎的。但随着近日厂房屋顶光伏项目的成功并网发电,天山铸造华丽转身为一个绿色企业,用老板薛龙平的话说,不仅实现了低碳排放,提高了企业的形象,而且减少了成本,增加了企业效益,是一笔非常合算的投资。天山铸造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原材料生产高能耗企业,每个月仅电费就要5万多元,企业是生产铁合金的,矿石需要提炼,所以能耗很高。让薛龙平高兴的不仅是光伏电站真正的在企业落了地,更关键的是实实在在给企业带来了效益,是一笔划算的买卖,我们总共投资了215万元,现在每天发电1000多度,以往每月电费5万多元,现在自己发的电自己用,每度电国家还补贴0.42元,这样算下来,装一套发电系统每月就能产生效益38000多元,产生的效益能达到38000多元,只要5、6年就可以回收成本。
薛龙平介绍说,作为一个经常海外出差的企业家,他很羡慕国外的同类型企业,它们很多也是高能耗大户,尽管电力相对富裕,但新能源应用非常普遍,企业家大多注重环保。事实上,薛龙平早在多年前就关注光伏能源在企业的应用,一心想在企业上马光伏项目,但受限于较高的应用成本,一直没有得以实施,以前多晶硅价格很贵,一般企业是建不起光伏电站的,但近年来原材料价格的走低,我们企业安装光伏电站有了可能。
按照一套光伏系统25年使用寿命来计算,还有20年左右时间能源源不断地给企业创造效益。位于无锡硕放的天山铸造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铸造新材料的中小企业,作为一个制造型企业,天山铸造也是个能耗大户。
今年6月份,天山铸造与无锡的一家光伏企业签订了安装协议,投资215万元,利用企业2600多平米的厂房屋顶建造266kw的屋顶光伏发电项目。另据了解,11月5日-7日在无锡太湖国际博览中心举行的第七届中国(无锡)国际新能源大会暨展览会期间,薛龙平将受邀参加7日上午的光伏发电进万家宣讲会,届时,他将现场讲解企业安装光伏电站后的历程和感受